甜梦文库 - 经典小说 - 职业读者,追文爆红在线阅读 - 职业读者,追文爆红 第69节

职业读者,追文爆红 第69节

    “你知道曝光你的那个“职业读者”刚成功帮自己签的作者卖了百万影视版权吗?人缺你这点小钱?知道程云珂洗白黑料后发的第一条微博推广费都到三百万了吗?知道撤热搜,而且是撤两条热搜要多少钱吗?知道绿江那边换了领导,是龙腾那个贺枕玉接手,他最软硬不吃,只按自己原则做事吗?”

    “…………”

    好一阵斥骂,听得窦客鹏垂在身侧的手都握成了拳,额角青筋直爆,偏又碍于仍有求于出版社和需要这份工作而不得不忍下。

    感觉电话那头的语速稍稍放缓,他才试着插话,明知道对面看不到自己现在的模样,嘴角被职场锻炼出的讨好弧度也已经下意识挂上。

    “对,是我错了,没能处理好这些问题。您看能不能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直接打断。

    “不能!就这一次够让公司亏的了,我工作都可能出问题,还给你机会,想你.他.妈.的好事!”

    “行了行了!不说了!一切按流程来!你是编辑,负责跟进所有流程,现在这些书出了问题自然也都是你的责任。除了赔钱,你还得在各平台发表正式道歉信,务必取得网友的理解。我记得你出的那些书里好几篇作文还是自己写的?记得把道歉信写得煽情点,要知道,回头公司因此亏的钱都算你头上!”

    话说到这儿,出版社方面的态度已经了然。

    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就是要推他出去背锅,完全没考虑他能否支付得起那么多赔偿金,以后的职业生涯又当如何。

    窦客鹏的心态立刻炸了。

    “草!你们凭什么辞退我?当初这个作文书系列策划明明是你们让的,说家长和孩子的钱最好赚……预算给得那么低,打发要饭的?真以为找校阅、下厂子、搞宣传不要钱?真他.妈好笑。之前看到盈利额的时候还说给我升职加薪,现在闹出问题了就又把锅推到我头上,感情好事都是你们得的呗!”

    他理智全失地谩骂,电话那头却是理都懒得理地直接挂断电话。

    听着忙音“嘟——嘟——”,窦客鹏拿着电话的手无力垂下。

    牙齿无意识地咬紧下唇,拉开椅子,他坐回电脑前,打开程云珂的微博界面,果然被她分享的链接就是挂了他书里错字的文。

    下面评论区无数谩骂。

    孩子说自己小时候也看过这种垃圾作文书,还因此怀疑过是不是自己记错,导致考试扣分。

    家长说自己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过得好、受到好的教育,怎么都没想到买本作文书还能遇到赚这种黑心钱的出版社,后悔自己买书不认真查相关评价了。

    看着这些话,窦客鹏仿佛回想起自己当初选择读“编辑出版”这个专业的初心。

    编辑这行不赚钱,他一直知道的,所为不过是纸质书的墨香与亲手制作的成就感。

    是什么让他变成现在的模样?

    后悔吗?应该是有的。

    后悔放弃梦想,后悔放弃原则……

    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后悔没有明知道出版总署有相关规定,还抱着许久没人查的侥幸心理在这种细节问题上较真。当时他洋洋得意自己把校阅的钱省了下来,使得年末总结“投入——回报”时的表格可以好看,让领导记住自己,升职加薪,现在就有多悔不当初。

    即便骂公司不做人,利用了自己又推自己背锅,形式摆在这儿,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份道歉信他还是得写。

    没多久,网友们就看到这几家被“职业读者”点名了的出版社在各平台发表了相关道歉信。

    所以说搞文学这行的笔杆子都挺润,别的不多说,起码这封道歉信写得是真的一看就叫人觉得推心置腹、潸然泪下,好似隔着屏幕都能看到他们的后悔,相应赔偿更是该给给,也对责任编辑给出了最严厉的处罚。

    程云珂只是吃了顿晚饭顺便追了会文的功夫,再点开热搜,就见话题热度降下去不少。

    最离谱的是居然有很多营销号在带节奏,说什么都是编辑的责任,出版社不可能每本书都去盯……关键是网友们还真的信了,直将冒头对准那几个已经被辞退了的编辑,当场就把她气笑了。

    要她也只是普通网友,没接触娱乐圈和看过郑梅那篇“经纪人入行注意事项”,可能并不能察觉到哪里不对劲。

    但现在的她还真不是刚穿书时那个傻白甜女大学生了。

    是——

    程·钮钴禄·云珂

    坐到电脑前,在脑子里构思了下要说的话,列出先后重点,她便“噼里啪啦”地敲击起键盘。

    得益于身为“职业读者”时的“码字经验”,程云珂写这种表态长文起来,脑速、手速和语言组织能力都要比在原先的世界快许多。

    于是,很快,网友们就发现程云珂又更新了条微博。

    【看到各出版社的道歉信,言辞诚恳,我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是因为你们总算知道错,又不高兴你们明明知道错,却这么久都没改,甚至试图通过营销号带节奏,把所有责任都单独推给编辑。

    理智分析,这种质量不佳的书混在教育市场,前期或许还能鱼目混珠地赚些,但很快就会被认真为孩子教育做准备的家长们筛排出去。

    剩下卖不出去的滞销存货怎么办?出版社自然不会让书留在仓库生灰。那么,极大的可能就是低价出售给其他并不正规的书商,让他们转手批量卖给缺书的人。

    录《锄禾》回来后,我在网上给大丫他们买了很多书和试卷,加起来大约小几千块。这个不重要,我没有算。但我这种属于好意,都是仔细查过其他人评价才会下单。

    那如果是低价从小商贩手里批量买书的支教老师呢?

    特别那种深山老林,去一次镇上就跟发生什么特别大的事般隆重,很少有人来往。小商贩故意往山里一去,再稍微催一催,老师或不识字的村里人怕商贩走了,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孩子买到书,立马把钱付了,回头发现问题,后悔,也没处说。

    这是大丫亲口告诉过我的,发生在他们村里的真人真事。

    的确,村民不识字容易受骗是原因,家长看到书就买而不去搜评价也是原因,商贩明知道这些书质量不佳还去卖给村里人更是原因……

    但归根结底,出版社在教育行业这种培养祖国花朵的领域,却发生连基本校阅工作都没做好,才是一切错误的根源。

    如果他们认真做书,怎么会被从市场排筛?

    如果他们认真做书,即使书销售量没有那么好,怎么知道人们口口相传后不会厚积薄发地成为畅销?

    确实,书做得不好有编辑的责任。但像黄金屋出版社窦客鹏窦先生那样,在出版社工作那么久,出了这么多“系列丛书”,为出版社赚了那么多钱……说出版社一点都不知道,可能吗?

    你们可以说我心理阴暗,反正我是不信的,并倾向于他们知道,但因为能赚钱,所以选择装不知道地视而不见甚至是暗中鼓励。

    道歉有什么用?让编辑赔偿有什么用?回收卖出去的那些书有什么用?

    这种不认真做书的出版社在这个行业存在就是“毒瘤”本身。】

    配图是几个出版社的公开道歉信,以及部分营销号明摆着在带节奏压舆论的文章。

    以防万一有网友意志不坚定,看不懂其中二三,程云珂还特意拜托郑梅帮忙联系“星悦”公关部某个关系不错的工作人员,以有偿匿名的方式帮忙写了几百字短文,将其中产业链瓜葛写清楚。

    第六十八章

    可以说, 程云珂完全把里面的利害关系给网友们给掰扯清楚了,生怕他们稍微心软了下,就被有心之人当“理中客”地利用。

    而网友们也不是傻,只是人在面对陌生领域时往往很难避开陷阱和花招, 一旦被人告诉清那些弯弯绕绕, 自是清醒得很快, 登时对这些只想着甩锅的出版社反感至极。

    【还真的是。之前营销号都在骂编辑, 说出版社也是被拉下水的,我还想着他们挺倒霉的,招到这种员工……原来倒霉的是我:)相信了他们的水军洗白,我真是个傻子。】

    【其实现在什么不能在网上看?只是我小时候没有手机, 下意识觉得纸质书比网络靠谱,也愿意花几十块去买一本书。但现在看来, 盲目相信纸质行业对我来说或许是个错误的决定,以后还是在app上看吧, 方便又便宜。】

    【把责任推给编辑, 搞得自己好像很无辜一样,原来出版社也会有“白莲花”的说法?大无语。】

    眼见在程云珂的引导下,网友们追究根源, 将矛头指向那些“毒瘤”出版社,那些始终坚守本心、认真做书的编辑都觉得很爽。

    就是要这样啊。

    凭什么只想糊弄读者的人可以赚快钱, 他们却几乎付不起房租?

    但慢慢的,发现网友们有“连坐整个纸质出版业”的趋势, 他们急了,赶忙出来发声。

    【程云珂的发言很有道理, 作为编辑人,更是深有感慨一些出版社的不讲良心。你们可能不知道, 被程云珂朋友列出来的这六本书都是业内出了名的黑心出版社,仗着总署这两年很少下来检查,也比较流于形式,他们就干脆赚这种不用心做书的快钱,偏偏每次出新书都有家长踩雷,我们又作为同行不太好说什么……借着这次顺便把其他毒瘤出版社也发出来,大家记得有针对性地避雷,不要一竿子打死orz[毒瘤出版社名单]】

    【虽然我们公司也不是专门做社科啥的那么高大上,比较屈服市场,做网文出版多点,但我也有认真和作者交流剧情、增改内容,校阅更是至少三次,还有约稿、找美工设计封面……太多要忙的。可以说,每本书都是我的心血,我能问心无愧说我对得起自己的编辑身份。希望大家可以买书时多看一下编辑和出版社,就知道买谁的不容易踩雷了,不要直接转电子书嘛,我还想继续做出版这行t-t】

    【真就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要是出版社真的不想做,编辑可能一次逃过检查,两次逃过检查,还能一逃就是两年共几十次?说得我这个做编辑的都想笑了。程云珂说得对,开除一个涉事编辑没有用,只要“毒瘤”出版社还在,这种情况就会继续发生。所以,比起骂编辑不负责任,我觉得更应该去地抵制和排雷出版社和背后的公司,重还出版行业一片净土。我们认真做书的人高兴,你们买书也不亏。】

    【朋友们,出版社并不意味着文雅人啊,尤其是领导,没皮没脸起来都很牛的。就比如被程云珂朋友指出来的那家黄金屋出版社,不就是无事升职加薪,有事直接辞退?这几个编辑有错,拿了收入大头的出版社难道就一身清白?】

    …………

    可惜,“编辑”这个行业并不热门,他们的发声很快被淹没在一秒几十条的网友评论中,还是程云珂在后台看评论,发现架势不对,才意识到网友们可能有点情绪上头,导致决定过激。

    郑梅有点同情那些被“毒瘤”连累的无辜出版社,和程云珂打语音电话时几番啧啧:“网上信息传递速度很快,估计情况会发酵。本来纸媒在这个时代就不好做,何况连最后的一点情怀都被垃圾同行拖累……惨。”

    程云珂若有所思。

    “毒瘤”出版社无形中祸害了多少孩子,不倒闭难泄心头恨,可其他认真做书和出版社和编辑又做错了什么?真就祸从天降。

    电话那头,郑梅还在咋舌:“主要也是他们倒霉。几家‘毒瘤’把大家惹火了,又没办法确定具体到底哪几家出版社黑心,怕踩雷,就干脆一刀切整个行业……”

    没办法确定具体哪几家出版社黑心……

    宛若传音入耳,这句话在程云珂脑中不断回转。

    蓦的,她眼前一亮。

    “我知道要怎么做了!”

    信息时代,过多繁杂的无关信息在人们生活中充斥。

    比如腊加斯沙漠发现了一株稀有绿植、上舟某企业成功进入世界一千强并表示会努力进发五百强……看起来都很重要且和同样生活在这颗地球上的人息息相关,实则“信息——行动”的转化率极低。

    试问沙漠发现绿植,难道你买菜的超市会因此降价活动需下班后急抢?

    别的企业进入世界一千强,和你今天工作内容是什么有关系?

    所以,当人们在繁杂众多信息中遇到其中利害当真与自己贴切捆绑的事时,才会反应格外激烈。

    “毒瘤”出版社在业内横行,买到他们出版的书,不仅大人可能难得趁休息时间想“充个电”却意外“白充”,最危险的还是尚不能辨明书中所写正误的孩子们,分分钟就因此扣分,能把买书出发点就是给孩子提高成绩的家长呕得吐一口老血。

    而人又是群居动物。即使原本还算理智,在亲朋好友都煽动的情况下亦难以维持,逐渐情绪上头地对这种“恶劣行为”表示抵触并盲目赞同“一刀切”的行为。

    程云珂便是在这个群情激愤的时候发了第二条微博。

    不过,这次她发的不是什么理智分析的长文,也并非高高在上地劝说什么,而是搞了个非常另类的活动。

    即:“捉虫大赛”

    她表示,全国十多亿人,总有那么几个还没学会怎么做人,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完全光明,存在恶劣情况很正常,也应该抵制,但因此否定一个行业的价值和其他从业者的努力是非常不合理的。

    因此,她思虑再三,决定做一个“捉虫”大赛,全国人民,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所在地区……都可以参与,还麻烦郑梅帮忙在“星悦”总部找愿意接私下有偿单的相熟程序员,做了个具有“多人在线填表”和“1小时1更新排行”功能的微信小程序。

    对非网文爱好者来说,“捉虫”这个词多少可能还是有些陌生。

    薛恒御便是如此。

    他今年32岁,妻子难产去世,便一个人将宝贝女儿抚养长大,那叫个“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真真是自己可以任意省吃俭用,女儿却必须过得和小公主一样,什么都得是好的,不能受一点委屈。

    衣服鞋帽这种基本的外在表现就不用说了,还有个单独的书房,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她阅读的兴趣,希望以后可以成为个文静、有内涵的优秀女士。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拳拳父爱竟会被黑心出版社利用!

    看到热搜,他匆忙趿着拖鞋跑到女儿的书房,将书柜上的作文书扒拉出来,一一对照出版社,见好几本都与那个叫“职业读者”的网友揭露的错误率极高辅导用书一致,登时心就寒了。

    他印象很深,好几次,女儿在考试犯了低级错误,比如“浑水摸鱼”写成“荤水摸鱼”,回来后就特别垂头丧气,觉得都是自己没认真听讲才会分不清成语的正确写法,却没想其实都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