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3

分卷阅读63

    薛知道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假装什么都没有察觉,索性将这一次奏对,当成了经筵来讲。

    实际上,江南的问题,也当得起这样的慎重对待。因为这甚至不是大楚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朝廷留下来的隐患,它根深蒂固,与每个王朝生长在一起,一旦拔除,必定伤筋动骨。

    在华夏文明早期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原一带,才是政治经济的中心。直到汉朝时,江南一袋仍旧被称作“吴越”,乃是穷山恶水、藩夷之地。直到永嘉之乱,匈奴攻破洛阳,晋室南渡建康,才将中原文化传播至江南。

    到了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北方世族为了避祸纷纷南迁,南方进一步得到开发。唐朝后期,江南经济已然十分发达,文风亦渐渐南移。

    至宋室南渡,定都临安,华夏的经济文化中心便完全转移到了南方。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江南很少被战乱波及,因此一代代的世家大族在这里扎根繁衍,形成了一片牢不可破的关系网,上至朝中高官,中及富商豪族,下到普通黎庶,这张网密密实实,裹挟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集团,即使政权更迭也很难影响到他们。

    对统治天下的皇室而言,这个利益集团就像是梗在喉咙处的一根刺,生在脚底的一颗疮,影响不大不小,却始终难以根除。

    大楚开国时也得到了南方世族的支持,因而立国之后,对他们多有优待。发展到今日,江南已经渐渐脱出朝廷的掌控,很难有效地治理好它了。

    具体的表现,就在于朝廷每年收上来的税越来越少,派去江南的官员,本来应该是三年一任,却往往待不满一年就会被换掉,走马观花一般,根本无法真正插手当地政事。

    更甚者,便如眼前这桩案子:在江南官场下,不知掩藏着多少这样的贪腐与弊病,如果不是阳山县令一封奏折捅出来,如果不是事涉顾铮这个参政知事、一国宰执,或许事情就会在江南悄无声息地了结。

    薛知道无疑是很会上课的,一番话言简意赅,却将江南触目惊心的隐患完整地展现在了太皇太后眼前。

    也终于让太皇太后明白,自己之前决定要将此案发回江南审理的决定有多可笑。很有可能无数官员们努力想要捅破的真相,就会被她这份旨意稀里糊涂地掩盖下去,再没有揭开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  大楚设定的时代在宋明之间,一个新的政权。

    ☆、第43章 天理昭彰

    人总是不愿意爽快承认自己的错误, 会无师自通地在心里给自己找理由。

    即使贵为太皇天后, 亦不能免俗。

    薛知道一番解说, 总算是让她明白自己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错误,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也让她对江南官绅阶层的警惕达到了顶点。

    那一点后怕与羞愧的情绪,在她的心底交织着,最终酝酿成了一腔怒意。

    她不曾接触过朝政,所以不懂,但一直为她出谋划策的何不平,难道也不懂?

    何况太皇太后没有忘记,当日正是何不平引导着她,觉得这案子办起来太麻烦, 不如发回江南审问。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又是否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如果不知道,说明自己看走了眼, 此人根本不堪大用。如果知道, 却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那简直就是狼心狗肺、其心可诛!

    太皇太后给他荣华富贵, 是要他成为自己身边一条忠心的狗,事事替她打算,协助她掌管朝政, 与朝臣们对抗。结果现在发现自己养地方是一匹狼,而且时刻都在琢磨着反噬主人,如何能容忍得下?

    等薛知道一走, 她便立刻召来了内侍省副都知张宁。

    因为黄修的一番话,她一整晚都没有睡好,若非担心引人注意,简直想夤夜召见张宁,吩咐他去查何不平的事。好不容易捱到被宫娥叫起,便立刻将此事吩咐了下去。这会儿虽然才过去几个时辰,但想来应该多少查到一些东西了。

    因为要说的内容较为隐秘,在决定如何处置之前,太皇太后不欲让更多的人知晓,因此是在日常歇息的东阁召见张宁,身边亦不曾留人。

    因为关着床,屋子里的光线有些昏暗,窗前的几案上点着龙涎香,香味散不出去,因此格外浓郁。张宁掀了帘子入内,并不敢抬头多看,只瞧见上首坐着的身影,便连忙跪了下去,“奴婢叩请太皇太后圣安。”

    其实平日里,咨平殿侍奉的内侍们往来得勤,未免耽误的正事,多行常礼,似这般大礼,反倒难以得见。

    然而张宁虽然是内侍省副都知,但楚朝在内侍省外别置入内内侍省,俱是帝王亲信,贴身侍奉,秉笔磨墨,亦可参赞朝政,内侍省反倒成了处理各项杂务的机构,一向并不受重视。如今得太皇太后召见,自然免不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平心而论,太皇太后待身边的人还算和气,并不苛刻,本来也不该喜欢这种诚惶诚恐的姿态。但大抵是有了何不平这个前车之鉴,如今她见了张宁这般不敢有二心的表现,反倒觉得用着更叫人放心。

    因此连叫起的声音都柔和了许多,“哀家着你办的事,可有眉目了?”

    这也是叫张宁心慌意乱的缘故之一。何不平是太皇太后身边的红人,如今太皇太后亲口说要办他,张宁一方面欣喜于这个机会被自己掌握,另一方面也怕太皇太后中途改了主意,何不平重新上位,绝不会饶过自己。

    但不论如何,他一辈子或许只会遇上这么一次机会,绝不容许自己错过。

    此刻张宁收束心神,深吸一口气,这才开口道,“回娘娘的话,奴婢已经查到了一些东西,正要呈禀娘娘。”

    “哦?”虽然是自己开口让人去查,但真的查出来了,太皇太后反而有些疑虑,没有先问查到了什么,而是问道,“怎么这么快?”

    “禀娘娘,这些事似乎并未遮掩过,普通人或许瞧不出来,咱们宫里出去的人,却是一听便知的。”张宁道。

    其实并不是这样。

    这些事情一查就查出来了是真的,但并不是因为何不平没有遮掩,而是……就好像已经有人准备好了这些罪证,就放在那里等着他们去查。

    张宁久在宫中,政治敏感性并不低,自然能猜到此事幕后有人在推动。

    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