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 言情小说 -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9

分卷阅读99

    极了。

    皇帝见到贾代善又想起一回贾代善他闺女和女婿。双胎本来就是件稀罕的事情,这稀罕的事情还不是出现在子嗣繁茂的人家,而是出现在了几代单传的林家,就连当今身边的太监们也难免偶尔说起过一回。

    皇帝想一想他当堂赐婚的时候那啼笑皆非的缘分。只觉得自己果然是英明神武,连赐个婚都能打破了臣子家中几代单传的魔咒,常常得意一回,连带着林海也简在帝心了一回。

    王氏日日去荣禧堂请安都能看见在公婆特意挂出来的大侄子的信。说实话,就连她这个没读过书的人都觉得这字丑得很,可奈何婆婆喜欢,她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婆婆一再的向她炫耀起瑚哥儿的信,难免又让王氏在心里酸上一回。同是孙子,怎么大房生的就是个宝,二房的就是小可怜了呢。

    可贾政就要单纯许多了,在他的想法里,要是贾珠学会了写字,第一幅作品也得被他爹娘这么当宝贝一回。

    贾政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他在贾珠刚出生的时候就能在贾珠耳边开始背四书五经。这会儿贾珠虽然小了点,但是贾政教贾珠写字这种事情也做得出来。

    贾珠原先养在王氏的院子里,贾政日日去背书给贾珠听倒也不麻烦。可这不是要让儿子学写字了么,贾政觉得儿子还是养在自己院子里方便。

    当爹的要养儿子在跟前,在这个男权社会,当娘的也没什么办法。更何况,王氏还想用贾珠来维系一下自己与贾政之间的关系呢,也就顺水推舟让奶娘给贾珠收拾了东西搬到了贾政那里。

    可别忘了,贾政的院子在马棚旁边,大人们尚且还能忍受,贾珠一个小孩子如何忍受得了。

    贾政自从上次会试装晕被他爹打了一顿以后,心里对棒棍底下出孝子这句话赞同得不得了。

    当然贾珠还小,用棒棍打是肯定不行的,另辟蹊径的贾政特意让人做了符合贾珠手掌大小的戒尺。

    贾珠不过是个两周岁还没到的小娃娃,这哪里忍受的了,日夜啼哭也是有得了,没过几日,人便瘦了一大圈。

    贾珠的奶娘一身的荣辱都是在贾珠身上的,见自己奶大的哥儿受到这种待遇,只能找王氏去告状。

    王氏再不好,对亲儿子却是尽心的,她原本想着儿子不过是被亲爹接过去启蒙罢了,又在一个府里,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可现在奶娘这么一说,王氏直接就炸了,怒气匆匆的去找贾政吵了一架。

    王氏和贾政吵架的动静怎么都小不了,不一会儿贾代善史氏都知道了,就连身体不好的徐老夫人都知道了。

    这事儿确实是贾政的错,贾代善和史氏也不偏袒贾政,连着徐老夫人,一人把贾政喊过去骂了一顿。贾代善那头甚至还动了板子,让他也尝尝棒棍底下出孝子的滋味。

    可在贾政看来,却是大家都在耽误他儿子的上进了。对王氏这个耽误他儿子上进的罪魁祸首更加没什么好脸色了。

    贾珍就是瑚哥儿书信风波的第二个受害者了。

    贾敬自从他哥大好以后一心想做个纨绔子,他又自持是个善解人意的好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自然也不会让儿子学。不过是日日带着儿子去逛大街,听说书。

    贾代化又是个大老粗,完全没想到大孙子还有要启蒙这件事。但是被贾代善明里暗里炫耀了好几回瑚哥儿写的信以后。

    贾代化也意识到了,他大孙子貌似比瑚哥儿还大些,说书他大孙子倒是说的挺溜的,可还真没启蒙。

    被炫耀到的贾代化已一回府,就勒令贾敷给他大侄子启蒙。

    贾敷如今在翰林院待着,日日空闲的很,贾珍启蒙这事他也同弟弟贾敬提过几回,可都被贾敬含糊过去了。这回终于不用再担心大侄子做文盲了自然是开心的很。

    有人开心,自然有人不开心。陈氏就是那个不开心的,她自从生下元春以后就再也没有开怀。到不是她不喜欢闺女,可在她心里总得有个儿子才能继承了爵位,不然可不是白白便宜了二房。

    现如今夫君又开始教二房的长子读书,她就更是不乐意了,越发想着要再生个儿子。

    第80章

    陈氏为了求子, 京城附近只要是说得上名号的能求子的庙陈氏就没有没去过的, 还有各种生子的土方子也没少试。

    拜佛什么的贾敷倒是由着陈氏,可各种生子的方子, 要是被贾敷看到一次, 贾敷准得说一次。

    先开始还是好言好语的劝, 他们毕竟也还年轻,不着急。贾敷也没个纳妾的想法, 再不济, 就将来让珍哥儿兼祧两房也就罢了。可陈氏表面应得好好的, 私底下,那些药方子还是没少用。

    贾敷发现了陈氏喝那些苦药汁子,难免要说上几句,夫妻两个难免要吵上几句。旁人尚可, 可元春毕竟也大了些, 也知事了,总以为是父母在嫌她不是个男子。

    陈氏是贾代化老部下家的闺女, 其父母当年也不过就是个农户人家出身, 只不过后来因为其父骁勇善战所以才发迹了而已。

    陈氏无子, 陈母和陈氏的几个嫂子弟妹更急,毕竟将来宁国府要是当家的是不是他们陈家的血脉决定着他们日后能不能背靠宁府好乘凉。

    陈母也有几个乡下的亲戚, 偶然间说起陈氏膝下只有一女。佛也拜了不少, 各种生子的方子也没少用, 可就是没再开怀乡下亲戚给出了一个主意。

    乡下人也没过继不过继的说法, 可要是没个男丁, 在田间地头能被欺负死。在乡下人看来,女娃不似男孩能顶立门户,反而是嫁出去还得赔钱的赔钱货。

    那么自然,女孩子的名字也就不怎么重要了,不过大丫二丫的叫着。但如果,头胎生了女孩儿,很多人都会给闺女起个吉祥的名字,招娣。

    这么多人家,总有几户,头胎生了闺女,二胎生个儿子的,一来二去,大家就把这生儿子的原因归咎于闺女那个吉祥的名字,jiejie带着弟弟来嘛。

    陈氏一听这个主意,觉得不过是一个名字的事情,要是自己真能生个儿子,不仅是自己将来有了依靠,闺女有个兄弟,即使出嫁了也不会被婆家欺负了。

    陈氏也算是将门虎女,这做事情还是挺风风火火的,打定主意以后,就吩咐了身边人,以后别在叫大姐儿叫元姐儿了,得叫招娣。

    可陈氏忘了元春这名字是贾代化这个宁国府的当家人取的,况这名字也算是应和了元春大年初一的生日和贾氏宗族嫡长女的身份。

    这堂堂宁国府的嫡出姑娘,国公爷的亲孙女,叫这么个土里土气的名字算怎么回事。就算贾代化能同意,整个贾家也不太可能同意,这平白降低了贾家姑娘们的档次,更何况,贾代化也不可能同意。

    这